雾灌。即微喷灌,是采用低压管道将水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再通过微喷水将水喷洒在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溉方法。由于它兼具喷灌和滴灌的优点,所以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广应用。
涌灌。也叫小管细流灌,它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涌水器或微管形成的小股水流以涌泉方式涌出地面进行灌溉。
膜灌。有膜上灌与膜下灌之分。膜上起就是在覆盖作物的塑料薄膜上输水,由膜上的放苗孔或专门渗水孔向下渗水的一种灌溉方法;膜下灌是在沟上蒙一层塑料薄膜,在膜下沟中进行的一种暗水灌溉方法。
滴灌是利用一套专门的设备,把有压水(可由水泵加压或利用地形落差所产生的压力)经过滤后,通过各级输水管网(包括干管(主管)、支管、毛管和闸阀等)到滴头,水自滴头以点滴方式直接缓慢地滴入作物根际土壤。水滴入土后,借助垂力入渗,在滴头下方形成很小的饱和区,再向四周逐渐扩散至作物根系发达区。滴灌技术zui基本的原理是在一个十分有限的土壤区域内尽可能多次地供给果树所必需的留水分。许多用户滴肥后不洗管,冉后在滴头处生长藻类及微生物,导致滴头堵塞。
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主动影响和控制作物生长,灌溉技术出现并逐步得到了发展。灌溉是利用人工设施,将符合质量标准的水,输送到农田、绿地等处,补充土壤水分,以改善植物的生长发育条件。中国是世界上发展农田灌溉zui早的国家之一。秦汉之前对农田灌溉称为“浸”,到汉代有称“溉”或“灌”的,西汉时“灌浸”和“溉灌”、“灌溉”并用。唐以后习惯用“灌溉”一词,并沿用至今。道深以40~50厘米为宜,过浅,易被机具压坏,道距60厘米左右,洞的直径粘土7~8厘米,深翻地或轻质土壤可增加到10~12厘米。就农作物的不同生长阶段而言,主要又分为地面灌溉、浇灌、科学灌溉等。
膜上灌、膜下灌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积推广。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水源可以是市政给水或淡水的湖水、河水等,也可以在水源地通过水泵进行供水,选用的水泵主要是有离心泵以及潜水泵两种。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施肥机施工的福州雨顺灌溉于2025/5/8 16:55:1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fuzhou.mf1288.com/fzysgg-2860967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