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灌是微灌的基本形式。它是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滴头、孔口或滴灌带等灌器将水一滴一滴,均匀而又缓慢地滴入作物根区附近土壤中的灌形式。滴灌主要是借毛管力作用湿润土壤,不破坏土壤结构,使土壤内部的水、肥、气、热经常保持适宜于作物生长的良好状况,不产生di面径流,几乎没有深层渗漏,蒸发损失也很小。不但增产、增效、节能、节工、省时,还有减少病虫害等优点。它不受地形限制,是一种使用方便,施工简单的科学灌方法。对于目前大力普及的节水灌溉技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农业节水措施的推广。
滴灌的毛管间距、滴头间距应如何确定?滴灌系统中毛管用量大,其投资有时可达总投资的30%—40%,因此要正确选用和布置。大田作物为减少毛管用量,降低工程造价,一般多采用移动式毛管,一条移动毛管的控制宽度以10—20米为宜。过大;冬季应该如何让保护灌溉设备:我们都知道冬季到来的时候伴随着冷空气很多地方都会出现大范围的雨雪。过小,造价增大。毛管长度一般为30—50米,毛管工作点间距以80—100厘米为宜。滴头间距一般采用:大田作物50—100厘米,蔬菜30—50厘米,果树可绕树布置一周,小树4个,大树6—8个。
浇地必须‘浇透’才行吗?用塑料管应掌握回填时间,应该在气温接近土壤温度时回填,以减少温度变形。答:农民浇地有一种偏见,即认为浇地必须‘浇透’才行。所谓的浇透指的是一次浇水后上部湿润土壤层必须与下部湿润土壤层相接。其实这并没有科学依据,因为作物在不同的生育阶段其根系层埋藏的深度不同,一般情况下苗期根系较浅,中、后期根系才发育延伸到一定深度(其根系层一般不超40厘米)。所以浇地时尤其是苗期根本不需要把地浇透。即使是生长旺盛时也没有必要一定把水浇透,只要满足作物根系层深度的储水要求即可。
对于目前大力普及的节水灌溉技术,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农业节水措施的推广。这可以采用水稻旱育的稀植、抛秧、地膜覆盖、秸秆还田、深耕松土、中耕除草、耙耪、增施有机肥等的措施,以提高土壤对天然降水的蓄集能力和保墒能力。施用化学的保水制剂,引进以及优选抗旱品种跟调整作物种植的结构等,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节水的措施,在于旱缺水地区应该要大力的推广普及。很多的用户总会感觉滴灌出水少,心里不踏实,结果延长了灌溉的时间。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园林灌溉电话的福州雨顺灌溉于2025/7/28 9:07:08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fuzhou.mf1288.com/fzysgg-2878711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