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浸润灌溉分为管道式和鼠道式两种。其中管道式是利用竹管或粘土烧制成的玩管、瓦片埋在地下40~ 60厘米处,管径5~15厘米,管道间的距离因土壤性质而变动。有压力时,壤上一般1.5米左右,宽者可达3~3.5米。沙性大,要适当窄些。粘性大,要宽些。道长为100米左右。但这种方式易淤易堵。而鼠道式则是用拖拉机或绳牵引钻洞器,钻成一排排的地下土洞。形似鼠道。道深以40~50厘米为宜,过浅,易被机具压坏,道距60厘米左右,洞的直径粘土7~8厘米,深翻地或轻质土壤可增加到10~12厘米。在设计方面,要根据地形、田块、单元、土壤质地、作物种植方式、水源特点等基本的情况,设计管道系统埋设的深度、长度、灌区面积等。鼠道式的土洞很容易塌陷。
雾灌。即微喷灌,是采用低压管道将水送到作物根部附近,再通过微喷水将水喷洒在土壤表面的一种灌溉方法。由于它兼具喷灌和滴灌的优点,所以近年来在国内外受到重视,并得到推广应用。
涌灌。也叫小管细流灌,它通过安装在毛管上的涌水器或微管形成的小股水流以涌泉方式涌出地面进行灌溉。
膜灌。有膜上灌与膜下灌之分。膜上起就是在覆盖作物的塑料薄膜上输水,由膜上的放苗孔或专门渗水孔向下渗水的一种灌溉方法;膜下灌是在沟上蒙一层塑料薄膜,在膜下沟中进行的一种暗水灌溉方法。
喷灌是利用机械与动力设备从水源取水加压,或利用天然落差使水经管道系统通过喷头喷向空中,使水成雨滴状降落田间的一种方法。喷灌系统由水源、进水管、水泵站、输水管道(干管和支管)、竖管、管路附件及喷头等组成。有3种类型,即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固定式除喷头外其余全部是固定的,干管和支管多埋在地下。半固定式的喷头和支管可移动。是利用管道白地面向土壤渗水的灌溉方式,是投资少、省工、简易,不破坏土壤结构的好措施,比漫灌约可节水60%-80%。
特别是氮的淋洗。通常的水溶复合肥料当中含尿素、硝态氮,这两种氮源是很容易被淋洗掉。过量的灌溉常常表现出了缺氮症状,叶片发黄,植物生长受阻。
二是施肥之后的洗管问题。一般先滴水,等到管道完全的充满水之后开始施肥,原则上施肥时间越长越好。施肥结束后要继续滴半小时清水,将管道内残留的肥液全部排出。许多用户滴肥后不洗管,冉后在滴头处生长藻类及微生物,导致滴头堵塞。准确的滴清水时间可以用电导率仪监控。道深以40~50厘米为宜,过浅,易被机具压坏,道距60厘米左右,洞的直径粘土7~8厘米,深翻地或轻质土壤可增加到10~12厘米。
以上信息由专业从事果园自动打药设备厂家的福州雨顺灌溉于2025/8/19 13:11:55发布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fuzhou.mf1288.com/fzysgg-2882338756.html